瓷庫中國訊 “中秋”一詞來源很早,周朝《周禮》一書就有記載。后漢魏時期有拜月風俗,即所謂春社和秋社,春天拜月稱為春社,秋天拜月稱為秋社。與此同時,常娥奔月、吳剛伐桂、玉兔搗藥等民間傳說也相繼出現。然中秋節禮品和送禮品的習俗的形成期卻在唐代,唐文獻《開元天寶遺事》中記有,“中秋夕,上與貴妃臨液池望月”,這自然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情調。書中還記有皇帝與百官八月十五舉行典禮,觀賞歌舞,吃一種叫“玩月羹”的食品,這可能就是流傳至今的月餅。中秋從宋代開始具備了節日的要素,到明清時期才廣在民間流傳開來。而其中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就是玄宗漫游月宮傳說了。